[腕表时代 资讯] 精工、西铁城、卡西欧是当今日本钟表业的三大巨头,她们各自的发展历程折射出了独具特色的文化气质值得爱表人深思。同时这“日系三杰”的发展历程又与现代东亚历史的关键时点相当契合,从中日钟表业的不同发展轨迹联想到两国整体国运之兴衰,时常令人掩卷叹息。
精工品牌创办于1881年。创始人服部金太郎于这一年在东京开设服部时计店,开始从事钟表和珠宝的贩售与修理。此时中日均在不同程度地开展社会变革,机械钟表业作为工业革命中重要环节在两国得到的社会重视却并不相同。服部金太郎经过10年摸索,1892年创办精工舍,开始自主研制钟表,并分别于1895年和1913年制造出日本首枚怀表和腕表。1929年,精工的怀表成为日本铁路系统内的指定时计供应商,对日本的整个工业体系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此时的中国外战屡败,内战频仍,钟表等民族工业并未得到同步的发展,直到新中国建立后才具备自主生产机械腕表的实力。
西铁城的历史最早可上溯到1918年。初创时是当时日系钟表领军企业精工舍的追随者,最初名为“尚工舍”。1924年,制造出首枚怀表,被当时东京市长命名为“Citizen”,寓意针对普通大众的“公民钟表”,尚工舍也就改名为西铁城。1931年西铁城制造出首枚腕表,逐渐发展为紧随精工的日本国产钟表企业。在日本军国主义所策动的侵略战争中,精工和西铁城是仅有的两家军表供应商,其中的一部分自然成为了我军和各友军在英勇的抗日战争中所缴获的战利品,至今在各地战争博物馆中仍可看到。
卡西欧是二战后成立的品牌,初创于1946年。创始人樫尾忠雄的名字如果拿英文拼读出来是Kashio Tadao,卡西欧品牌正是得名于此。二战后因为冷战时期美苏两大超级国家的博弈,日本作为战败国反而成为了西方阵营在东亚的桥头堡,得到了绝佳的发展机会,卡西欧以电子计算器起家,到1974年11月研发出首枚卡西欧Tron电子表。
二战之后,精工和西铁城也按照原有的轨迹发展着,基本未受到任何影响,机械制表水平逐渐向瑞士、德国等高级制表品牌靠拢,历法、计时、潜水等多种实用功能腕表逐步研发产出。1960年,精工开发出首枚Grand Seiko精品机械表,得到欧美市场的广泛认可。西铁城则于1967年开发出石英表Crystron,成为“石英危机”的发动者。石英表和电子表以其走时精准、造价低廉,成为1970-1980年代世界腕表市场的主流产品,给瑞士、德国等传统机械制表企业带来巨大冲击。就连日本自己的精工Grand Seiko高级机械表也于1973年被迫停产。
对于瑞士、德国来讲,石英表的发展被称为“石英危机”,而对于日系三杰来讲,石英表和电子表则是“石英革命”,从1970年代开始,日系三杰均把石英表、电子表作为重要的发展方向,逐步发展出电波对时、卫星对时、太阳能、人动电能等全球领先的制表技术。目前除精工的精品机械表Grand Seiko和顶级机械表Credor外,日系三杰基本都以石英表、电子表为主要产品,上图的精工Astron腕表结合了卫星对时、太阳能等先进技术,基本实现了无需充电、无需手动调试的精准计时,成为了日系腕表的标志性顶尖产品。下图的西铁城限量光动能腕表CC0005-06E可实现类似功能,外形也非常亮丽,推出之后收到市场热捧,目前早已售罄。
目前精工集团以精工控股、精工仪器、精工爱普生三大上市公司为核心运营平台,精工控股为传统的精工制表业务,销售收入170亿人民币左右。而精工仪器主要生产精密的电子仪器、机械部件、光学镜片等产品,精工爱普生则是打印机、电脑、工业机器人等高科技设备的提供商,同时精工集团还参股了多家日本上市公司,核心业务已经转移到机械电子设备上,腕表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西铁城本身整体上市,业务主要还是围绕腕表业务,同时还控股了北美传统品牌Bulova,整体的销售收入在140亿人民币左右。卡西欧也是一个整体上市的公司,她的产品更主要的是电子计算器、照相机、电子琴等产品,整体的销售收入为170亿人民币左右,但电子表业务的收入只有6亿元,在日系三杰中是最小的,但其G-Shock等产品线是与天梭的T-Touch齐名的热销电子表。
整体而言,日本钟表业经过百余年发展已经与精密制造业合流,发展出覆盖多种消费电子和自动化工业产品的三大控股集团。“日系三杰”的发展史值得中国的钟表从业者深入思考,小弟这里所列示的仅仅是一个粗略的框架,希望与有志于中国钟表业发展的朋友们共同进一步研究、讨论。